第(2/3)页 现在皇帝竟然让他去查这些人的死因,他当然不愿意,这样活着浪费空气,死了浪费土地,不死不活浪费俸禄银子,死几个就死几个呗。反正老四手下这样货有的是,犯不着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他们身上。 对于李承乾的回答,皇帝一点都不例外,因为他心里很清楚,高明打心眼里不愿意管青雀的事,老四这么多年的不懂事已经把他大哥的心伤透了。高明能不计较他那些小动作,已经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了。 “行了,朕知道,你的差事多,而且都是劳心劳神的事,朕这个作父亲也不能一点都不顾忌,朕已经决定,案子结束以后,青雀返回封地,为德领山南西道监察的差事,让你耳根子也清闲一些。所以这个案子,你还是要接下来的,要不然岂不是辜负了为父的一番心意。”,话毕,拿起了一杯茶递给了李承乾。 皇帝这是典型的携恩图报,而且毫不隐晦三兄弟之间的矛盾,让脸小的李承乾不知道怎么再回绝,所以双手接过茶后,点了点头,应承了下来。 然后,试着问道:“父皇,人是文学馆的,所以难免有用到青雀的地方,能不用让四弟出来协办,这样一来既方便,也省去了很多的麻烦,您说呢?” 文学馆是李泰的老巢之一,那里乌七八糟,见不得光的人和事有很多,既然皇帝光明正大的要把李泰发出去,那他也得光明正大查案子,不能借机搞人家的产业。要不然即使皇帝嘴上不说什么,那也心里肯定也会不舒服,认为自己不识抬举,这样的愚蠢的事,李承乾是不会作的。 况且,搞李泰用这么麻烦吗?内卫手里掌握的东西多了,只要那出来摆在皇帝的面前,那轻则罢爵流放,重则,重则就不好说了,毕竟父皇在那方面很敏感,就算是自己都不敢碰,更不要说是那小胖子了。 “恩,可以啊,你们兄弟同心,朕对此乐观齐成,就等你们兄弟的好消息了。”,话毕,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。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,相爱相杀,恨起来的时候,恨不得一口口把对方咬死。就说李泰吧,对于这个一直压制自己同胞兄长,那心里不是一般的恨,就是因为他的光芒太耀眼了,所以人人都不会记得魏王-李泰是何许人也。 可形势比人强啊,有人动了文学馆的人,父皇不仅没把案子交给他,反而交给太子,这对于他来说就是釜底抽薪。 傻子都知道这是李恪那个混蛋做的,父皇又让太子出来和稀泥,这不明显偏向那个杂种嘛。凭什么,就凭李恪那点小聪明吗?这心里的火气让他一时没法消除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