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3章 新税将收-《回到明朝当首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事实上,这……几乎是必然。

    也是朝廷可能要必经的一劫!

    因为,至今为止,朝廷的诸多政策的推行方式,还是按照以往的旧思维运行。

    旧思维是什么?

    农政!

    一切以弄为主!

    就如税收,朝廷每年的税收收入至少有七成来自于农政。

    这是相当可怕的!

    说不好听,那万千农户,一年才能赚几个银子?

    单纯靠农税,朝廷又能收几个银子?

    而近几年来,整个大明已然朝着农业向商业过度,可商税这边却是始终没有任何进展。

    再加上随着商贸的逐渐发展,流入大明的银子增多,自然而然的导致诸多物品的价格暴涨。

    基于这两项大的前提,再不改制,那几乎就是等死。

    就如而今朝廷每年的收入,农税仍旧是大头,一年下来,差不多一千五百多万两,其次便是关税,一千多万两。

    至于商税……哦,一年十多万两!

    这是相当不对等且弊端极大的税收方式!

    也正因此税收的畸形,导致而今朝廷的入不敷出。

    怎么办?

    当然是要自商税入手,逐渐扩充,以弥补朝收入的短板。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宁远拉长声调:“臣以为,不必太着急,此事……或有转机!”

    “哦?”弘治皇帝定定的看了看,最终化为一阵苦笑。

    转机?

    整个大明都已然这样了,还有转机?

    转机自哪里来呢?

    要知道,朝廷而今面临的最大苦难就是银子不足啊,收不到银子,诸多问题……皆是空谈。

    “你尽力去做吧!”

    弘治皇帝说道:“此一番,许多大员皆上书反对这税收新政,朕……其实也是有些动摇的,可到头来,仍旧愿意相信你这法子可以控制诸多物品价格,你……勿要辜负朕啊!”

    宁远忙是点头:“臣,定不负圣恩!”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日,一切照旧。

    京城内,诸多物品价格倒是没有继续撒上涨,且因为发票的缘故,无形之中下降了几分。

    可即便这样,诸多物品的价格仍旧维持在一个高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