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咳咳……” 华佗面无表情道:“娘子,府令所患之伤寒,未愈之前,不宜行房事,不然怕是有性命之险。望二位……自重。” 林夕:…… 玉蝉:…… …… 与此同时,大营之中,关羽和赵云正对坐饮茶,不过两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。 两人作为徐州军中职位最高,手下掌兵最多的将领,被刘备留下来统率大军,也是应有之理。本来刘备打算留两人坐镇军中,再留徐晃与林夕辅佐,执行林朝的隔离之法,不出一月,便能筛选出染病士卒,继而把伤亡降到最低。 可林夕身染重病,刘备只能退而求其次,将张绣留了下来。张绣虽是降将,但其叔父在雒阳诛杀董卓一役中,曾立有大功,再加上张绣其人心思单纯,比之徐荣和孙观兄弟,更得刘备信任。 正如张济所料的一样,他真的把路替侄儿铺平了。如不出意外,以后张绣在徐州军中,一路高升不成问题,最终成就虽不比张辽徐晃等人,但也相去不远。 说回关羽和赵云,两人脸色难看,倒不是因为被留下,而是因为林夕的病情,和临走前郭嘉给他们出了个难题。 关羽素来信奉忠义,一向非常欣赏林夕,此时林夕身染重病,他自然有些担忧。而赵云更与林夕是连襟,二人平日里也是兄弟相称,所以他比关羽更加担心林夕的安危。 可疫病这玩意,纵然二人身为当世名将,也无可奈何,只能静待华佗的手段。 真正令二人头疼的是郭嘉临走时的交代,或者说是林朝在疫病横行之外的算计,也就是借由疫病去弄死一两路诸侯。 这是个很有效的手段,但也是一个很危险的手段,所以林朝在信中只提了寥寥数笔,而刘备看完信后,更是直接忽略了这句话。 趁人之危的事情,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,刘备不想做,更何况眼下又无万全之法,甚至诸侯可能借此反击自己,刘备就更不做此想了。 刘备不想,却不代表郭嘉不想。 徐州团宠郭奉孝,搞事划水一条龙! 这位作死小能手,可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搞事的机会。而且在他看来,这正是歼灭诸侯的大好时机。若是十多路诸侯中,有一大半死于疫病之下,那未来统一天下的路,将会好走得多。 事实也是如此,若要消灭竞争对手,此时当然是最好的时机。 只可惜刘备不准郭嘉这病秧子留下,不然郭嘉自信以自己的手段,什么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,什么江东猛虎孙文台,什么白马将军公孙瓒,还有诸如刘岱、孔伷、曹操、鲍信之流…… 通通都得死! 可就算不能留下,郭嘉也把自己的想法和谋划告诉了关羽和赵云,晓以利害之后,请他们自行斟酌。 按照郭嘉的原话,那就是万世之功,举手之劳,今日咬咬牙干他一票,日后不知能省却多少将士的性命,甚至能提前结束这乱世。 再者,这些所谓的关东诸侯,有一个算一个,都是乱臣贼子,死有余辜。只有咱们徐州的人,才是真心匡扶汉室! 还别说,至少最后一句话,关羽和赵云是非常认同的。 所以,他们现在就为这件事情而感到头疼。 按说以两人的禀性,自然不想做这种趁人之危的事情,而且刘备也没有明令。可徐州团宠的话,也不无道理。 兵者,诡道也! 依照兵不厌诈的理论,按郭嘉的谋划行事,这一本万利的买卖,不做才是最大的浪费。 关羽皱眉沉思良久,茶也喝了不知多少杯,直到尿意醍醐灌顶,快要憋不住的时候,才开口叹息道:“子龙,奉孝之言,你如何看?” 赵云虽然不是如贾诩一般滑头,但也不傻。前方若有千军万马,他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,就敢迎敌而上。 可这种事……他既没经验,又不想做决定,因此一直沉默不言,等关羽表态。 反正主将是关羽,他说怎么干,咱就怎么干。 可等到关羽向他发问的时候,赵云便无奈了,只得摇了摇头,开口道:“云长,此事……某忽然有些内急,可否等某上个茅房回来再说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