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1章:边境摩擦-《明末黑太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奥斯曼与波斯都是大明帝国的合作伙伴,无非是前者的价值更高一些。
    如若放任奥斯曼吞并波斯也不是不行,即使成功了,也不会威胁到大明的霸主地位。
    但朱慈烺本意是不希望看到两国因为李永泰而大动干戈的,尽管这厮最多算是开战的借口而已。
    大规模的国战是非常烧钱的,没有先进就要易货,还不能满足军需的话,就要欠债了。
    由于自己正在搬家,朱慈烺根本不想在这两位身上花二三十亿银币。
    李永泰执意作死,那是他自己的事情,明李自成后代没长脑子,自取灭亡……
    通常弱者都有三个选择,其一变成强者,其二继续苟活,其三自寻死路。
    第一条路走歪了,那就很容易走上第三条路了。
    比其给易卜拉辛卖命的辫子军,李某团伙的行为已经可以用作死来形容了。
    当着大明边境驻军的面,就敢跟一堆土着酋长眉来眼去,勾肩搭背。
    要不是朱慈烺给苏莱曼面子,大明王师现在连土都填完了!
    苏莱曼倒是很识趣,做了相应的调整。
    将原本的战争隐患,从大明帝国变成了与奥斯曼的方向。
    如若李永泰选择继续作死,易卜拉辛闻讯之后能不能忍住,那就难了。
    或许很多人不信,虽然经过百年的努力,大明帝国终于成为了世界霸主。
    但在朱慈烺心里,确实非常希望世界和平……
    这可真的是句实在话,平时攒下来的那点钱,都被战争给消耗了很大一部分。
    用这些钱来发展科技,久而久之,岂不是能甩飞尔等?
    万幸不需要在印度这种地方打仗,不然真的是在光赔钱了!
    为了以防万一,朱慈烺让驻奥斯曼的大使知会易卜拉辛。
    告诉对方大明与波斯的种种情况变化,希望他能保持冷静。
    当然,也不能放松奥斯曼与波斯边境地区的戒备,该打还是可以打的。
    但两国进行全面战争,大明是肯定不会支持的。
    你俩要是想大打出手,那得等到大明彻底完成搬家之后。
    现在要是开打的话,某皇帝只能作为观众,给双方选手加油鼓劲了……
    易卜拉辛还通过奥斯曼驻大明的大使,递交了本饶亲笔信。
    主要意思就是在某种状况下,明帝国是否愿意与奥斯曼瓜分波斯!
    朱慈烺的回复很明确,波斯人太多,都杀光是肯定不现实的,而且有损自身名誉。
    都留着的话,不论留在当地,还是迁往他地,今后都是巨大的隐患。
    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族群本身就已经很复杂了,朱慈烺不希望看到因为这种事,而让奥斯曼帝国元气大伤。
    的直白一些,波斯的情况都比奥斯曼要好。
    波斯王国是以波斯人为主,奥斯曼帝国境内,奥斯曼人仅占不到百分之四十。
    这本身就已经很危险了,在获得奥地利、南德意志、摩拉维亚等地之后,问题就进一步被加剧了。
    等于奥斯曼饶比例被外族不断稀释,哪怕易卜拉辛早就采取了鼓励本族人生育的命令,也无法阻挡这种趋势。
    现在德意志人、达契亚人、马扎尔人,这三个信仰上神的种族,在奥斯曼帝国总人口的比例都超过了百分之五。
    人口第二多的阿拉伯裔的数量更是直接威胁到鳞国管理的根基,更别还有在山地生活的库尔德人,以及一直自诩高贵的犹太人了。
    这还没算生活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克罗地亚人、斯洛文尼亚人、阿尔巴尼亚人、马其顿人、塞尔维亚人、希腊人……
    还有以前归降奥斯曼帝国的雇佣军——鞑靼人!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你还忙着跟波斯开战么?
    一旦开打,某帝国还不散花了?
    最好的反面教材就是前秦!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