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不多久,天色暗淡下来,聚集在县衙跟前的诸多学子也都先后离开,累计了数日的压力,终于退去。 “好,很好!” 酒楼间,得知消息的弘治皇帝不住点头。 太子处置此事的法子,极好啊! 直接是将闹事的主体给区分开来! 百姓们缘何闹事? 受了水灾,劳碌大半年没了收成。 于是,在一些个学子的鼓动之下,这些人才会联合闹事。 现在呢? 朝廷下旨,减免了受灾百姓的赋税,那这一批百姓便不敢轻易继续闹事了。 而没了这些人闹事,所剩下的,便只有那万千学子了。 这些人,可又能闹出怎样庞大的阵势? “太子,长大了啊!”弘治皇帝感慨着,眼中多了一抹欣慰。 这处置法子,比他想象中更好。 “殿下英明。”旁边,宁远却是笑了。 他很清楚,如果太子殿下那边将矛盾都集中在他的身上,这事……更容易解决。 因为,可能包括那满朝文武在内的万千学子,真正矛头的指向,是他宁远。 只要惩治了他宁远,便屁事都没有了。 可太子殿下那边选择了忽视此事,反而自普通百姓与万千学子入手,精准的掌控了此二者的矛盾,继而分化。 那么,接下来的问题所在,也就只剩下那诸多学子了。 华亭县内,不过千余学子,这些人,又能闹出怎样的阵仗呢? “孔孟不复,社稷将倾!” 就在当日,数千人走上了街头,一个个皆是手持长条横幅,一路游街,声震四方! 非止如此,在这众人的前方,还有数人抬着一个雕像,视死如归般,铿锵向前。 那雕像……赫然是儒家大圣人——孔子! “这下坏菜了……” 弘治皇帝见状,暗抽一口凉气。 这群读书人是要……哭庙? 将孔圣人都给搬出来了,一路游街,这……何人敢阻? 要知道,这普天下之下的诸多大员,包括诸多地方官,那可都是圣人门徒啊! 若敢阻拦,那便是对圣人的大不敬! 第(3/3)页